优秀文化

倡导世界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和平与和谐。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中国四川峨眉山出现神秘佛光与金色大殿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中国四川峨眉山出现神秘佛光与金色大殿。2012年10月20日,当地预报有雨。拾级而上,穿越在峨眉山的层层云雾中,至2800高处,太阳破云而出。信步至3000多米海拔,现层层云海。在不远处,突然出现神秘佛光。抬头,则在空中浮现金色神秘大殿。多人围观称奇。亦有人遗憾未观察到。共享视频,以致宣扬佛法,亦了却他人缺憾。

Videos: 

峨眉山神秘佛殿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峨眉山神秘佛殿,若隐若现于云雾中。

Videos: 

中国的优秀文化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就我所知,中国的文化有儒家、道家与法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饮食文化、书画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建筑文化、庙宇文化、音乐文化、戏曲文化、衣饰文化等,不知道全面不全面,另外有没有相关的介绍文章、图片或媒体之类,希望有人分享给大家,不胜感激。

中国丝织艺术-缂丝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通经断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Crane and mandrin duck

缂丝作品一般有三个特点,首先是缂丝作品大多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作品,后人判断这类作品价值的高低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其次是缂丝的创作往往很费功夫和时间,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所以,一件缂丝作品的完成往往倾注著作者大量的心血;再次,缂丝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许多缂丝作品既有平涂色块的平缂,也有构图造型的构缂、齐缂。缂丝作品一般立体感很强,加上缂丝作品的题材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故其艺术和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分庭抗礼,甚至有所超越。

Life

近来织锦,刺绣,缂丝成为织绣拍卖领域的“三大主力”。其中以缂丝最受关注, 2004年,缂丝作品《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曾在中国嘉德的春拍中创出3575万元的高价。而2006年,一幅《清康熙御用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大屏风》更是以 8050万元的天价成交。2008年1月6日北京文久国际拍卖的《乾隆缂丝梵字陀罗尼黄经衾》以7205万成交。康隆盛世,国强民富,经济高度发展,缂丝技术达到历史的顶端。《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长1714.5厘米、宽31.6厘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古代缂丝作品中最长的一件艺术品,也是收集《兰亭序》历代拓本最完整、史料最丰富的缂丝手卷艺术作品。具有缂丝工艺史和书法绘画史等多种艺术史料价值,其缂丝工艺之精湛,色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同类传世缂丝手卷艺术作品中极为罕见,具有纺织史、绘画及书法和传统工艺等多种史料参考鉴定价值,对重新认识中国清代缂丝史产生重要影响。

  相对其它艺术品来说,缂丝的庸品极少。因为仿制实在是太难了。要造假缂丝作品,成本和难度比任何工艺品要大得多。仅一方巾大小的上等作品,就包含上千种渐进色,需高级技师耗费数月的时间方可完工。技术的含金量,复杂的工艺流程,要求极高的工艺环境加上此等绝活后继乏人,使得缂丝的价值正扶摇直上。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传统缂丝可细分为四大类:“本缂丝”, “明缂丝”“絽缂丝”和“引箔缂丝”。当今研发的缂丝品有“紫峰缂丝”“雕镂缂丝”和“丝绒缂丝”。它们是各有千秋,“本缂丝”质地较为厚实,作品高雅尊贵,适合于装饰点缀。“明缂丝”是雍容华贵,质地柔软,轻盈。“絽缂丝”质地柔软,间断图案,透气透光。“引箔缂丝”质地柔软,掺有特殊纸箔。“紫峰缂丝” 材质轻薄,薄入蝉翼,图案若隐若现。“雕镂缂丝”窗棱效果,且极具观赏性。“丝绒缂丝”是丝毯工艺和缂丝工艺的结合品。

明缂丝现在比较常见,本缂丝现在相对而言制作的技工日益减少,这两种缂丝工艺差别不是取决于图案文饰,而是在其制作工艺上和生产出来的产品材质有所不同。后来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到了近代中国只留存下明缂丝的技法。

如此质感的区别是由于这两大缂丝技艺在原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技法的不同。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明缂丝的经线一般为3×2(6丝),纬线为8×2(16丝),本缂丝的经线一般为10×2(20丝),纬线为15×2(30丝)。也就是说本缂丝的经线是明缂丝的三倍粗,纬线是明缂丝的两倍粗。两种流派使用的线的规格不同,产品的外观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异。明缂丝细软,表面呈现平纹状。本缂丝厚重、挺括,表面显现罗纹档纹路。在本缂丝中也有用细纬线、细经线做产品,但用本缂丝的生产手段做出来的产品,除手感细滑外其他还显现出本缂丝的特点。

从制作技法上来讲,虽然都是运用“通经断纬”的基本法则,但在具体制作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上机的经线张力,本缂丝比明缂丝要强得多(所谓张力、经线所承受的拉力),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整体看——挺括而不松软。苏州明缂丝整理好经面后,先要把制作的图案描在经面上,然后才能进行操作。南通本缂丝只要把图纸托在经面下方,即可以开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所托画稿位置不能变动,最后产品完成后,其产品与图纸上的图案位置误差不得超过五毫米。如果是制作袈裟或其他礼服时对这个精准度则要求更高,袈裟是由多片缂丝面料相拼而成,任何一片与原画稿出现较大偏差,整个图案的完整性就破坏了。

苏州明缂丝与南通本缂丝在制作技艺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素地做法。何谓素地——没有花纹的地方称素地。明缂丝不管是素地还是图案部分,在纬线穿进经线后再用拨齿拨紧,而本缂丝却不一样。本缂丝在做素地时是用筘把纬线夯紧,只有做到小面积图案时才会使用拨齿拨紧。两种流派的制作手段不一样,虽然机台结构差不多,但本缂丝的机台明显比明缂丝的机台扎实得多。机台中的筘的作用也各有所取。明缂丝的筘是控制经面的宽度,本缂丝的筘不但要控制经面的宽度,而且要把纬线夯紧。本缂丝在制作过程中,不管是做素地还是花形必须做到打出的一根纬线和经线面的角度保持一致,一般要求四十度角,然后才能把纬线夯紧。假如那一根打出的纬线角度偏大或偏小,在产品中就会出现疵点。就这一点明缂丝要求就没有这么高。明缂丝不管做花还是打素地都用拨齿拨紧,一般的拨齿的宽度在六厘米之内,最窄的只有2cm,如果做一幅宽度为30cm的产品,要拨十几下,才能把纬线全部压下、压紧,所以纬线在经线中分布不如本缂丝一次夯紧匀称。

也是鉴于这样的特征南通缂丝最适宜制作书画摹缂、屏风、唐卡、袈裟、和服腰带及手袋类产品。苏州缂丝则适合做高档面料及辅料。

 

 

中国建筑之美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中国文字书法的艺术美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鲁迅曾经说过,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中国的书法是关于中国文字表现的艺术,首先在于它是方块字,它的点画使转、间架结构,形成了独特的书体,所以它首先是一个形的问题。然后呢,中国书法从一开始就强调“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这里讲的可象之象,既包含着自然之象,也包含着人所创造的书体之象。

Chinese handwriting 中国书法之美

                   Chinese handwriting 中国书法之美

从篆到隶,再到汉末魏晋的草书和楷书自身的法象,慢慢地独立和丰满,传统的书论也总是以自然之象来比兴书法的意像,那么这个自然之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自然之神,是书写者精神的应会,由此形成独特的中国书法的美学倾向,形成一种如画般的书写特征。这种独特的美学倾向,这种强调自然之神与书写者精神的应会,讲大了,是形成民族的精神气象;讲小了,就是书写者的精神气象。所以中国书法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象,由于文字本身的纵横有可象之象,带出来的是书写者的精神之象和民族的精神气象。再接下来,书写这个软笔的表现,所发泄出来的是书写者的气质和情怀,它可以达到人与自然沟通相契,活化生命意向的作用,它达到一个很高境界的时候是心手相忘,书笔相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境是书艺所真正得以安顿的归宗。所以中国人把书法作为人的一种内修的方式,因此书法使人心得到安顿的这样一种东西,这种很高的东西,我们称它为境。所以书法第一和形有关,第二和象有关,最高层次和境有关,达到高境,达到忘境,达到活境。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 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楷书的审美表现性和抒情性均不及行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下面摘自书法金沙的文章:
论中国书法是“具象艺术”

中国书法是“具象艺术”,不是中国书法的艺术之形基于她是自然界某种具体物象的直接的简单的描摹、再现,而是基于“再创作的汉文字”同时具有相对的再现性和表现性、具象性和抽象性、对应性和多元性、独有性和开放性等,是基于再创作的汉文字与汉文字之间的特殊关系,一种艺术创造的紧张而亲密的关系,一种生来具有的可识别性,其实体、本体或者说其实体、本体的核心部分――再创作的汉文字是“具象”的,因此,中国书法也就不可能不是“具象艺术”。而不是什么 “纯抽象形式”、“不是字的一组组线组构”、“不依附任何观念的形式美、自由美”、“独立于符号意义(字义)的净化了线的艺术”、“具有绝对独立性的美”。

中国书法的世界性和独有性。书法金沙曾经反复提出不但应该把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来研究,而且应该作为世界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来研究,中国书法或许具有世界性,于是书法艺术势必超越民族,跨越国界,而赢得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认同。但是,这种认同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书法是心画,是形上表现,是形式美和情感因素的直接结合,因为把握这种结合,或许仅仅认识了作为具体门类艺术的中国书法应该具有的起码的艺术的普遍属性,这是完全不够的;书法金沙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中国书法的独有性、特殊性、民族性。如两河流域文化、俄罗斯文学、希腊雕塑、中国古典诗词、中国绘画等等,不仅仅在于它们都具有或文化的、或文学的、或艺术的共有的基本属性,而且在于它们的独有性、特殊性、民族性,于是才有或者应该有这些民族文学艺术超越民族,跨越国界,而赢得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认同的必要和必然,它们应该是为这个地球村人类共同享用而携手共同进步的文化、文学、艺术。如果研究中国书法的世界性应该同时研究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特别应该强调和研究她的独有性、特殊性、民族性。应该充分地研究中国书法是艺术,更应该充分地研究中国书法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国书法是有界定的传统民族艺术,中国书法是汉文字的再创作,中国书法是民族文化“根”的艺术,中国书法是“具象艺术”。

 

中国的酒文化-偶然天成之作 感悟酒中“内参”

        内参,据百度百科释义,指供领导者或一定范围内的同志阅读参考的内部情况报道。
  国内白酒市场就有一款酒,名为“内参”,并逐步流行于国内政商务消费圈,在不经意间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酒的“内参”
  “内参”与白酒压根不沾边,为何将酒取名为“内参”?
  “内参”酒为酒鬼酒公司的一款高端产品,关于它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古楚地酉水之域为醴之乡,酉之美酒于先秦时即列为宫廷之秘享妙品,暗渡入贡。因其秘行于上流官道、秘盛于大夫显爵,秘藏于皇廷内阁,而鲜为史书铭传。今酉水古邑之里耶,惊现万枚秦简,复活千年尘封秦史,依简索笈而得神秘之酿方,汲兰芷之甘泉,采酉水之百草,且藏于云之崖洞,数载老熟天成。因其馥郁优雅,格调高显,而为当今名人雅士赋其名曰“内参”。其味绵甜柔美,其香舒适淡雅,风味绝伦,非知酒者无以品其妙,非得道者无以悟其境也。
  据了解,1995年,一位北京客人来到“酒鬼酒湘泉城”参观,品尝了酒厂酿酒师傅选取优质基酒调制的专供酒鬼酒,连声称好,并让随行工作人员将余下的带回北京供朋友品鉴。当得知此酒还没有名称时,这位客人即兴说,既然不对外品鉴,那就叫“内参”吧!并当场邀请在现场陪同的湘西籍知名画家黄永玉大师为新酒设计包装,黄永玉欣然应允。此后,酒鬼酒公司扩大基酒生产,储备优质基酒,按北京客人品鉴的标准设计酒体。
  2003年,酒鬼酒公司已将北京客人品鉴标准的新酒正式命名为内参。同年底,酒鬼酒公司领导来到黄永玉故乡凤凰古城的家,请求黄永玉答应8年前的承诺。
  黄永玉设计出一个酒瓶,其瓶身创意来自湘西民间包扎礼品的油纸,又似用报纸刻意包裹。特殊的纸纹褶皱效果别具一格,大气中见神秘,庄重中显洒脱。瓶颈系着杏黄色的丝绳,盒盖压上棕色火漆封章,与古时官府密章相契,亦称“封事”,为秘密、封存、贵重之意。
  客人当即称好,并与黄永玉联袂创意,题写酒名“内参”,即为目前“内参”产品的红标贴上的字样。
  这位客人还亲自为“内参”酒设计了一款木制挂牌,并题写了“密级”二字。
  黄永玉的解释是:少数人看,数量有限,所以叫“内参”。
  黄永玉将“内参”酒的包装设计交给酒鬼酒公司的领导,并附一页精致行楷作为产品说明。上面写道:“此酒窖藏数量有限,只供给领有正式牌照之酒仙酒鬼欣赏品尝,不作市场推销活动。所谓:‘喝一瓶少一瓶,喝一口少一口’之义,庶几近之,深望向隅之各路瘾君子原谅。”
  大师偶然天成之作
  “内参”的包装一点儿也不时髦,简洁得近乎“简陋”, 平实得几近“平淡”。但那油纸纹褶皱般的古朴酒瓶,排列在在当今内那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的酒器中,宛如在奢华的酒会上,在那燕尾服和哥特式长裙的喧嚣人群里,有人一袭中式长衫默然而立,云起云落,处之恬然,望而脱俗。这是一种品格的差异,更是一种文化的碰撞。
  黄永玉,祖籍湖南凤凰,生于常德,在中国画界堪称大师级人物。
  黄永玉幼时随父母回到凤凰老家,饱受湘西人文熏陶。年少时,黄永玉一人独自离家求学。在求学期间,他将学校6层楼的图书馆内所有的藏书看了个“痛快”。广泛的阅读让黄永玉终身受用不尽。
  离开学校后,15岁的黄永玉当过瓷场小工、战地服务团团员、学校教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在福建、江西等地靠绘画和木刻谋生,历尽了沧桑。1953年,小有成就的黄永玉听从了表叔沈从文先生的劝告,偕妻儿从香港回到北京,任教中央美院,后为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
  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家喻户晓,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中国画界。
  “内参”酒瓶的设计集中体现了黄永玉“雅积大伪,俗存厚德”的创作哲学和艺术价值观,道出了“内参”酒所寓含的“内部参读、高端专用、秘绝深藏、居高自远”的品牌气质。
  目前,“内参”酒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完美统一的高端产品因其品质卓越、路线神秘,限量生产,定量销售,尤其受到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
  悄然流行国内高端消费圈
  在我国,新闻内参特指新闻媒体向各级党政机关专门呈送的一种新闻报道,是新闻的一种特殊形式。与普通的新闻不同的是,新闻内参是一种不进行公开发布的报道。在有关领导批示允许公开前,新闻内参的内容必须进行严格保密。
  “内参”酒往往只有一定级别的人才知道,“内参”酒因之显示出一种神秘、低调,同时又彰显出一种尊贵。
  “内参”酒2003 年定名,2004 年小批量产,2008年才获注册。其间,经历了5年波折。后于2011年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内参”酒因其名称,招致国内一家大通讯社的非议,认为有侵犯其商标之嫌,使其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中。
  为了早日注册成功,酒鬼酒公司不得不自圆其说,称“内参”系“内敛乾坤、参悟天地”之意。此解别有深意,暗合了中国儒家修身养性,内外兼修的思想,倡导为人要注重自身修为,不张扬,行事要低调才能大作为。
  2008年,通过与大型通讯社进行沟通,形成战略合作,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终于正式批准了“内参”商标,“内参”才堂而皇之地打出“内部参读、高端专享、秘绝深藏、居高自远”的广告语,回到了黄永玉创意的本来面目上。
  “内参”酒靠口碑相传,尊贵、神秘、低调。窖藏美酒与大师创作完美融合,蕴藉湘西深厚瑰丽的文化,使得“内参”酒一上市即受到政务、商务人士推崇。
  “内参”酒上市虽短短数年,却成为了酒席上最没有争议的白酒,悄然流行于国内高端政务商务消费圈。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中国绘画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Chinese painting is one of the oldest continuous artistic traditions in the world. The earliest paintings were not representational but ornamental; they consisted of patterns or designs rather than pictures. Early pottery was painted with spirals, zigzags, dots, or animals. It was only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that artists began to represent the world around them.

Painting in the traditional style is known today in Chinese as guó huà (国画), meaning 'national' or 'native painting', as opposed to Western styles of art which became popular in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Traditional painting involves essentially the same techniques as calligraphy and is done with a brush dipped in black or colored ink; oils are not used. As with calligraphy, the most popular materials on which paintings are made of are paper and silk. The finished work can be mounted on scrolls, such as hanging scrolls or handscrolls. Traditional painting can also be done on album sheets, walls, lacquerware, folding screens, and other media.

The two main techniques in Chinese painting are:

  • Meticulous - Gong-bi (工筆) often referred to as "court-style" painting

China Spring

  • Freehand - Shui-mo (水墨) loosely termed watercolour or brush paint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 "mo" means ink and "shui" means water. This style is also referred to as "xie yi" (寫意) or freehand style.

Horse running

Artists from the Han (202 BC) to the Tang (618–906) dynasties mainly painted the human figure. Much of what we know of early Chinese figure painting comes from burial sites, where paintings were preserved on silk banners, lacquered objects, and tomb walls. Many early tomb paintings were meant to protect the dead or help their souls get to paradise. Others illustrated the teachings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 or showed scenes of daily life.

Many critics consider landscape to be the highest form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time from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 to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907–1127) is known as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landscape". In the north, artists such as Jing Hao, Fan Kuan, and Guo Xi painted pictures of towering mountains, using strong black lines, ink wash, and sharp, dotted brushstrokes to suggest rough stone. In the south, Dong Yuan, Juran, and other artists painted the rolling hills and rivers of their native countryside in peaceful scenes done with softer, rubbed brushwork. These two kinds of scenes and techniques became the classical styles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刘阳的沂蒙画派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Liuyang portrait刘阳,北京人,现旅居海外。曾于中央美术学院、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国外学习。曾在中央电台任记者、节目主持人,在大学任教。于国内外出版个人专著几十部,应邀举办个人画展五十多次。1986年至今开创沂蒙画派。

Red broom corn

                                                                                                  红高粱

Autumn dusk feeling

                                                                                                黄昏秋色

Pickup Autumn

                                                                                                 拾秋图

Ask setting sun

                                                                                           问斜阳

艺评

  亿豪(香港)

  作为出生在20世纪的开宗立派的中国艺术家,进入21世纪,刘阳先生对中国绘画进行提纯的思考,将他的整体艺术思想技巧体系,进行着纯粹化的提纯,有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提纯,崔健、谭盾等人对音乐的提纯……这样的过程刘阳先生也经历了几个时期,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对中国书画理论的提纯,形成并完善他的艺术思想体系,开创沂蒙画派与人体山水画,通过运用光色与符号形成观念上对技巧的提纯,并确立他艺术综合价值体系;二,21世纪初,对体裁、观念、技巧的提纯,刘阳不是表现自我,也不是克隆自然,而是在看似回归,确是不断挖掘与丰富中国特质的绘画,通过用笔、水、墨,黑、白、灰的极致,在中国的宣纸上像小说家、音乐家一样,为每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一水、一屋、一人作传。谱一曲永恒的旋律。

  刘阳先生的艺术纯粹,源于他心的纯粹。每观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一水、一屋、一人,他都全在心中自语为什么会是那样的?然后他开始在地理学、语言学、民俗学、建筑学中找答案。然后他开始用毛笔、水、墨在中国宣纸上将“那样”弄成“这样”,用时间、精力、思想,表达对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存在的、消失的珍惜,精神与价值的重温与回顾。

  文化之外,刘阳先生注重对人格、艺格的升华。他对纯粹的认识,如用虎跑的水、沏龙井的茶,作为这一代中国艺术家,刘阳多年坚持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大范围地精选,透彻地深入,有价值地表现中国不同地域风情、山水、人物、花鸟作品。他的沂蒙作品独辟蹊径自不必说,他的江南与云贵、青藏高原系列,更是“致广大、尽精微”(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语),从对自然环境、风物人情的把握、刻画到宣纸上笔墨的锤炼,创造并强化了中国绘画的直觉、感觉,从无到有的实在,再从有到虚灵,信手拈来,那种纯粹的自由自在,有如弹指间的拈花微笑,有如睡眼蒙眬的一瞥,有如不经意的一句幽默……令人回味,虚而不悬,实而灵隐。每幅作品都纯粹得像诗的、歌的、梦的、心的、灵魂的家园,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过去的失去的自己,发现过去的失去的回忆,提示与敲点人性深层的冷暖,有如好莱坞大片,每一帧都透射出东方的、中国的精神,这其中有历史与地域的呼吸、深叹,有光与色的希望,有发现与拾拣的快乐。

  东方与中国艺术精神到底是什么?与西方有什么区别?达尔文关于物种的区别是最好的验证。既然有这样的人种、物种,并由此产生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行为差异,除了“适者生存”便应该是进化的提纯的纯粹化了。

  东西方的隔阂本质上是“种”的差异,选择了“种”,也就选择了生存状态与品质结果,那些在历史上曾产生并消亡的动植物,都是由于主动的“适”与被动的“不适”,导致了无数的悲喜剧。只怀念历史与文化益处不大,再用已过去的历史文化,去设定现代化与当下的艺术及价值标准是不纯粹的。

  提纯的纯粹过程与结果,甚至是极限与临界的转化,是多维度的考量与体验,有如佛家修行从禁食到闭关辟谷,是对生的、肉体精神的、灵魂的虚化提纯过程,并非简单的写实与抽象的玩赏,也正合物质财富的从无到有、从多到质的飞跃。

  纯粹犹如煮饭淘米,犹如吃、喝、拉、撒、睡……是将复杂简单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能力与涵养的考量。

  纯粹是一种境界,是智对愚的净化过程,是规范与优胜劣汰的过程,是重生与再生,是价值的产生与提纯,刘阳先生的艺术如此。

民间刺绣艺术

        Shoe insole刺绣可以说是中国女红中最突出的一种,不但出现的时间早,历史悠久,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民间刺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这些来自民间的刺绣艺术品,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值得珍藏的东西是绣花鞋垫,那是一切现代物品所无法比拟的艺术品,精致绚丽,独具特色,韵味无穷,令人爱不释手。

        村头上、树底下、街道旁,三个五个,一簇簇、一团团、花枝招展的,有垂髫少女,有二八佳人,有丰润少妇,有白发老人,刺绣艺术家乡里的清纯如出水芙蓉,城镇的新潮如芍药带雨。坐在一起穿针引线,那动作,那神情,柳摆春风,十分雅致……或农闲时节或工作之余,总要纳上几针。她们的那份娴雅文静、专心勤劳、贤惠善良简直是中国女子传统美德的化身。

        缝制绣花鞋垫,是民间女子必学的一门“女红”。她们大都手艺精湛,能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鞋垫上绣出荷花、鸳鸯、竹子、蝴蝶等等。各种各样的图案,做工讲究,寓意深厚,饱含着女性情感,从中可以体味到一股浓烈而又婉约的中国民间风情。通过精心绣制的鞋垫给予直截了当的表白。千针万线纳出的鞋垫,带着她们的祈愿和情思,将一腔热情和祝福移于亲人的脚下,让人们平安、稳健走过悠悠岁月。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汾汾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琴七弦上流动的,乃千古中华文化之风骚,乃中国礼乐文明之余脉,乃真正中州之国子民后代骨子里的情。琴者,情也。从某种意义讲,古琴是中国高推文明的一个符号,一个图腾。古琴始于华夏文明的滥筋时代,一路传承下来,深深蕴含着中国人文之精神。产生于上古时代,使它古朴幽深,意味旷远,崇然孑立,不可衰玩。千年的指手传承,又使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于是,到了今日,它已不单单是一个乐器,而是文化,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累积的文化精神财富,即出世的精神。中华文明的根脉就是礼乐文明。礼乐教化,寓教于乐是也。《琴操》记载:“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担谭的《新论?琴道》文曰:“琴,神农造也。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昔神农氏继必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可见伏羲氏,神农氏作琴,包括周公制礼作乐,均是在教化巨民以“德”行事。以德行事,应天道人‘公。

 

秋季与烤鸭邂逅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但凡初到北京的人,几乎没有不想去尝尝北京烤鸭的。
  但讲究起来,烤鸭还真不是什么时候吃都合适。不过也不必太在意,夏季一收尾,烤鸭的季节就到了。
  最早的时候,烤鸭并不是北京的大菜,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一并从南京搬到了北京,那个时候,它的名字还叫做“南炉鸭”。之所以这么叫,是跟制作工艺有关,当时采用焖炉烤法,讲究鸭子不能被明火炙烤。
  这焖炉法特别考验大师傅的功力,方法是先用秫秸等火力壮的燃料把青砖砌成的炉子烘热,熄火后再把鸭子放进去烘熟。这中间是万万不能打开炉门的,热气一散了,这鸭子就浪费了。要说在里面多呆会儿不就好了吗?就当时工艺来说,多呆一会肯定就不暄嫩了。
  烤鸭从焖炉演变成今天常见的挂炉,是满汉全席的功劳。在清朝为了团结各民族而特设的满汉全席上,烤鸭是和烧小猪放在一起的,合称“双烤菜”,那时它叫做“烧鸭子”。
  相对而言,满族人是更喜欢吃猪肉的,御膳房为了照顾汉族官员的喜好,也为了追求口味的一致性,特意采用烧小猪的方法来制作鸭子,先烫皮、浆糖色、晾坯、挂炉烧烤,上桌时片成柳叶片,摆上各种酱料和清口的果蔬一起吃。这道双烤菜是否寓意着满汉各民族的求同存异尚未可知,但乾隆爷就此爱上烧鸭子倒是真的,清朝文献中就有乾隆连续八天吃烧鸭子的记载。
  焖炉烤鸭并未就此失传,便宜坊给继承了下来,并在当时的前门外做起了焖炉烤鸭的生意。直到清末,前门外肉市胡同有位做熟食生意的杨掌柜,看到便宜坊生意兴隆,特意找到了在宫里当过差的人,合伙做起了烧鸭子的生意,用的是双烤菜中的方法。杨掌柜以前做过干果生意,跟果园子有来往,想到了用果木作为燃料来烤鸭子。烤出的鸭子带有淡淡的果香,就此名声大噪,也成就了今天闻名世界的全聚德。这时候的烤鸭依然叫做“烧鸭子”。
  焖炉和挂炉的工艺有差别,口感上的差别也是有的。焖炉烤鸭因为炉膛内的湿度比较大,鸭肉会更暄嫩,鸭皮也不会太焦酥;而挂炉烤鸭要跟明火打交道,尽管随时可以查看烤炙的状况,但鸭皮不可避免会走油,为了使鸭肉不柴,会在鸭子腔内注满开水,实际上是内煮外炙。两种方法经过上百年的不断改进,实现的效果已经都差不多了,但由于本源的不同,口味上的些微差异还是有的,具体喜欢哪一种,就要看个人喜好了。
  吃烤鸭大家都会,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疑惑,例如:片好的鸭肉怎么就有一盘全是皮呢?怎么在酱料之外会有一碟果酱或者白砂糖?为什么还会端上一只鸭头,还带两条一指宽的鸭肉?端上一碟酱油蒜泥的又是什么吃法?
  如果你在一家店里遇到了上述中任两种情况,那还真得恭喜你有眼光。首先这一盘纯鸭皮,就是很贵气的吃法,松脆的鸭皮蘸着白砂糖或者果酱空口吃,源自旧时大宅子里的贵妇和小姐们;蘸着酱油蒜泥是非常传统,也是非常清口的吃法,现在给上这种蘸料的店已经几乎没有了,只有特别会吃的食客会要求来上这么一份。
  至于那只鸭头,估计大多人都要嘀咕,这烤得焦黄的鸭头怎么吃?其实这是烤鸭的礼仪,您大可不必费劲去啃它。那两片一指宽的肉来自烤鸭的尾部,和鸭头放在一起端上来放在贵客面前,表示这桌宴席有头有尾。
  再说吃烤鸭的季节,真不是养生方面的原因,鸭子性凉,貌似夏季吃才是。实际上夏天的鸭子会掉膘,一般烤鸭都用6斤2两的北京填鸭,夏天肯定要稍微瘦一些,吃起来会比其他季节稍稍发柴。
  转眼间秋天就这么来了,最好的烤鸭季节也到了,还要让那只烤鸭等你多久呢?
转自国际航空报20120827作者周周

二十世纪西方文化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1“墨菲法则”、“派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它源于1949年,一名叫墨菲的美国空军上尉工程师,发现:假定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地毯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假定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掉在地毯上,常常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毯上(麻烦)。换一种说法: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墨菲法则。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的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 其二 1.你若想提前知道,哪些交易有可能遭受损失,墨菲法则可告诉你: 1)那些不曾建立保护性止损委托的交易; 2)由于不谨慎而持有过多的头寸; 2.墨菲法则在股市的应用: 你怕跌,它偏偏跌给你看;你盼涨,它偏不涨;你忍不住卖了,它也开始涨了;你看好五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四只涨得都很好。... 3.问:我看好三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手中的那只外,其它都涨得很好,怎么处理? 我的经验是:同时看好的几只股中,买那只最没把握的。或这几只股在你心 目中排名最后的那个,可能效果最好。股市中期望最高的事情,也最容易让人失望。 其三 若水、迟到兄说: 1.你找见丢失东西的地方是你寻找的最后一个地方。 2.假如一周五个交易日,前三天涨,涨,涨,你没注意;后二天,跌。瞧:墨菲法则起作用了! 3.庄家断头也是很多人没想过的事。把股票押给银行,就不能不想到它有朝一日会跳票。既然有可能性,就有实现的机会。庄家们舒服了几年了,我们也没注意,有一天跳水了,瞧:墨菲法则又起作用了。 4.所以说:这也是一种概率。每天都有好、坏结果的发生,二者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好的结果,没人注意。一旦出现坏的结果,只不过因结果太强烈,给人印象太深刻,就造成了一种必然的结论。 在流动的市场中,坏的地方就是你下结论的地方,也就是所谓墨菲法则起作用的地方。 胡伦说: 1.我的感受是,墨菲法则重视的是可能性,包括那些小概率事件,强调事物的变化及不确定性,拓展我们思维或观察的视野,防患于未然。同时它又告诉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要看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而那些地方可能会出现赚钱的机遇。出其不意也同此理,这正是某些人的法宝。 2.迟兄所说的注意力问题,正是墨菲法则的一个方面。我们关注什么,是有选择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但我们通常以我们的六识及内心需求与认识、接受能力做有限的选择,并通常是线性的片面的,主客不协调的。所以有时事情发生后,我们注意并开始后悔。因此我强调墨菲法则的目的主要是打破我们内心认识世界的自我屏障,尽可能让注意力发散、流动,观察到全局的变化。它象一个风险市场的守护神,让你备好逃路,然后坐享收获的喜悦;又象黑暗之中的探照灯,照亮你心灵的死角,让你发现常人遗忘的机会。墨菲法则指出了人类的困境,人性的弱点或所遇的悖论,它的指向往往是物极必反后的方向或出常人意料之外的方向。因此,墨菲法则值得玩味。 3.墨菲法则让我们的注意力发散、流动,观察到全局的变化。----它也只是个名相,更象一个筐。一切不确定的东西都可往里装。它在冥冥之中提醒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应该考虑的更周到、更全面,要采取一定的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失误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和损失。 其四 墨菲法则的另类表述: 1、如果第一次便成功,显然你已经做错某事。 2、如果某事不值得去做,则不值得把它做好。 3、绝不记住忘掉的事。 4、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进行时,最好朝反方向深深的看一眼。 5、今天是你前半生的末日。 6、寻求单纯----然后不信。 7、教育无法取代才智。 8、要是知道自己所值几何,你就会变成一文不值。 9、寂寞是你赶不走的东西。 10、自动消失的问题会自动回来

派金森定律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帕金森教授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非常精彩的阐述: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 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助手的平庸, 不会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经济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经济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心学大师王阳明,近代日本启蒙第一人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从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到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扳倒大清国用了27年。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是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回顾历史必须承认,“文明开化”政策获得了成功。如果说封建社会的众生百姓接受观念上的改变离不开日本学者的努力的话,那么,那些学者、政客们又是被谁启蒙的呢?
  其实明治维新前200年,日本社会就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启蒙过程,启蒙者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1472-1529)。17世纪初,有关王阳明的书籍传入日本。最早接受阳明学的是江户时期的下级武士中江藤树(1608-1648)。1622年他擅自“脱藩”,在家乡近江开办“藤树书院”,以极大热情投身平民教育。他破除等级观念,宣扬官民平等的理念,被称为“近江圣人”。他门下阳明学者辈出,大弟子熊泽蕃山于1670年开办“冈山藩学”,这是日本最初的武士子弟学校,江户后期还教授“兰学”(西洋知识)。
  到明治维新前,不论社会上或幕府内部,能叫得上名的阳明学信徒不下百人。其中有武士(比如山县有朋,日本陆军创始人)、商人(涩泽荣一,“日本企业之父”)、学者(福泽谕吉,思想家,“脱亚论”者)、政治家(伊藤博文,日本首任首相)、危险分子(吉田松阴,“征韩论”者)等,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阳明学的重要特征是开启思辨,自我认知。和朱子的“性即理”不同,朱子要人们去情欲,居静深思,以“格物致知”;王阳明则认为,人的性和情不可分离,两者构成了“心”,所以“心即理”,而“理”又分“外理”和“内理”。人的“心”只要符合“内在的理”,就是自己充分理解的、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解释通的道理,就是完成了“心”与“理”的统一,而不必刻意追求“外理”,即便是经书中圣人阐明的道理。在王阳明看来,“愚夫愚妇皆圣人”,前提是“致良知”。现实社会里,代表良知的“诚意”比“格物致知”更重要。而“良知”不是静思得出,而是生活中磨炼而来。所谓“知行合一”,“致良知”必“事上磨炼”。
  阳明学对人的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宋代以后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阳明学认为良知在身胜于读书,平民也可以成为圣人。其次,阳明学开通了肯定人的欲望的大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生活安定,人们的思想多样化,这个现实是不容忽视的。第三,重视朋友关系。王阳明通过讲学的方式,广交朋友。儒家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中,前4个在地位上是上下关系,而朋友关系则是平等的。
  日本庆幸自己没有建立起科举制度,不管是朝廷还是幕府都不用豢养大批文人,也就没有学说思想的垄断。清贫的文化人相对自由,代表庶民观点的阳明学说很容易被接受。当然,江户时代的官学依然是朱子学。但在儒佛共存的日本,儒家理论高空虚渺,幕府政治的凝聚力日渐低下。改变这一现状的是另一位儒学大师——朱舜水(1600-1682),他和王阳明是同乡。
  1644年明朝亡国后,反清遗臣朱舜水逃亡日本。水户藩二代藩主德川光囶敬仰朱舜水的才德,将他迎到江户(东京),行弟子礼,舜水开始在日本讲学。舜水追求务实,实理实学,批评日本朱子学空洞务虚。朱舜水身居异国,向弟子警示明朝灭亡的道理。德川光囶从朱舜水那里吸取了儒家的忠君爱国、大义名分思想和重史、尊史、尚史的史学思想。此后,德川建立的日本“水户学”,成为明治维新以来近代日本社会主要精神力量。此外,不论日本省庵学的鼻祖安东守约,还是古学鼻祖山鹿素行,都是朱舜水的高足。
  朱舜水并不自诩阳明传人,他以极高的品格博得各界尊重,自由施教的学风使其与弟子间建立全新的友情。除了得其真传的弟子,间接受其影响的人也很多。当时践行阳明学“知行合一”者,必走舜水探求实理实学之路。
  当然,日本社会的启蒙与江户以后重视实学教育也有关联。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生存,是江户教育的一大特点。江户的寺庙在各地办学,通常都叫“寺子屋”。教的课程是,读(千字文、汉文)、写(信、告示、诉状、商品名、收条、借据等)、算(算盘、记账方法)。内容五花八门,将来只要有用就让孩子们学。到1850年,日本人的识字率已达70%-80%,而英国产业革命后期的识字率仅20%-25%。可以说日本社会已经基本完成迎接大变革的思想准备。
  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也是阳明学的信徒。他认为,国家的独立首先必是民众的自立,有自主意识才能自立,能自立者一定会自强,而当他们接受“民主”、“自由”理念时会很珍惜,很好地运用。而自卑的百姓希望有德者管理社会,久而久之会从相信变崇拜再到迷信。福泽的启蒙书卖了300万部,相当于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读过他的书。
  遗憾的是,王阳明的“良知”这一基本准则没有被日本人深刻理解。日本强大后,自恃武力,走向歧途。福泽后来成为“脱亚论”的倡导者,他对中国和朝鲜不屑一顾,“人民不开化,作为敌手就不足为惧,作为朋友就不足利用”,他甚至说“日本应该站在欧美的立场去看待今天的支那和朝鲜”。

怎样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文化一直就在默默地流传。看着清逸俊秀的瓷器,古朴贴切的陶艺,心里顿生一股慰藉;看看那古老的前人遗迹,似乎能窥出历史的痕迹;每当阅读者那一卷卷诗书画卷,我们仿佛被洗礼;还有那些精细的民间艺术-------,我们应该幸福,因为我们身在一个文明的国度,在传统文化的培育下成长!

    第一,亮即将传统文化的亮丽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宝剑就得用上沙场,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到现实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学生中调查,有又多少人看过四大名著,恐怕为数不多吧。倘若在问他们对《论语》的看法,他们恐怕也知道”子曰”吧。由此可见,对于真正的古典文学内涵,当代人知之者甚少。从这些广泛文化来说,国人尚且不够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不出名的文化了,基于这一状况,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彰显地区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特异的文化,并对外多举行一些活动进行宣传,不然再精髓的东西都不能端上菜盘子上,让大家尽情享用文化大餐。其实,现在的旅游文化承载了不少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此期间,这些游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和发扬。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游客去过黄鹤楼,那么,他定然会联想到崔颢的诗,进而可能阅读唐诗宋词,甚至古代文学,这样下去,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想法,但这至少是一个方面,我想我们更该做的就是把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地呈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把文化低俗化,比方说将文化变卖成获利工具。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看看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其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想法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比较重视软文化的输出,也举办了很多展现传统文化的活动,比方说法兰克福展,中国就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学,在德国书画展中也带去了活字印刷相关内容。

    太多人对于传统文化过于冷淡,原因是很多的,如今的网上快餐文化队传统文化就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大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迷恋上了网络,喜欢在网上吃快餐文化,其实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时的感验。如今的这种情况让众多文化学者产生了危机感,因为一旦传统文化被抛弃,我们将不再是炎黄子孙,我们将不再是一个拥有多文化的民族,所以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是很急迫的,非常必要的。

    第二,拓展,即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很多人可能觉得非常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因此,我们就得一反常态,用创新的思路来教导他们,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比方说用讲座的方式来讲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既生动有趣味,定然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还通过电视来讲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明显,这样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更不用说像易中天这样的教授,讲的既有风趣又比较深刻,还有于丹的条分缕析,道理其然,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又如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此次文化节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眉山人民的热情好客给远道而来的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眉山人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思想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开幕式上500余名演员用豪放的气势演绎的的《千古东坡》,还是闭幕式上,城区的十余所学校的200余学生为广大观众奉献上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整个东坡国际文化节,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份难得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感。这样的活动无疑对文化起着宣传的作用。还有中非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石湾陶瓷源远流长,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见证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湾陶瓷历史,显示了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大雾岗唐宋窑址的挖掘,证实了唐宋时期石湾已成为岭南陶器生产基地;发展至明代更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数千年后的今天,陶瓷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以崭新的形式名扬四海。为展现陶业的历史演变,馆内展览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窑的演变、石湾二十四行、石湾陶艺、陶瓷发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湾二十四行”为重点,介绍了明代至民国时期石湾陶业的历史源流。整个展览表现手法新颖而多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都给民众以全新的感觉。今年十一月,就在佛山举办了陶瓷展,我们学校也去了不少学生,也吸引了很多社会上的人,可以说是把石湾陶艺推广了出去。我们知道,前些年,陶艺品没有市场,这样直接导致陶艺技术的流失,甚至让这样的文化瑰宝从此绝于世间,如果到了那种地步,实是一个悲剧。我觉得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不该持保守态度,中国文化包括保守文化,更多的保守的是传统文化,文化保守主义显然他界定的保守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传统。从建国以来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的轴心的这种情况下融汇的西方优秀文化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这个文化,我觉得这个文化应该是现代文化,而文化保守主义的这个文化,功能上作为传统梦魇的这种文化,保守的文化,显然不是指现代中国的文化,而是指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那么我现在就古代传统的中国文化保守的这个东西。我们总是处在一个传统文化的笼罩下,喘不过气来,如果稍微有些思想上的改变或者是形式上的改变的话,这也是不为过的,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将传统文化拓展开来,形成一种现代式的传统文化,好让新一代青年更容易消化吸收。打破常规当然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要不忘本质的将传统文化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学以致用,这样才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不二法宝,也是我们实践传统文化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用一种合时合宜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去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发扬传统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着,很多父母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风,从小就叫他们长大后要有出息,什么叫有出息,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做老板。更多的是忽视了对小孩子的一种道义上的引导,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算合乎道义,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教养。这种情况尤其在农村甚为严重,因为他们的父母本来就在文化教养上处于低水平,对于他们而言,自然生计是最重要的了,儿子在学识修养方面有没有高的造诣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这样看来,这种不合理的思想方式下的当代某些人深受着家庭的影响,即使上了高中,这种思想也不容易转变过来。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对子女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中培养的孩子多数是有文化的,我说的当然是在文化方面比较敏感的。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更需要去引导当代人,毫不夸张地说,从小时候就应该给予这种引导,让他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引导的任务似乎很艰巨,但是面对着如今传统文化遭到遗弃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担负这个使命,那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搬到每个中国人面前,让我们每个都去继承发扬它。怎么样引导,方法很多。在学校,我们的老师就应该起一个领头作用,面对一群思想活跃且厌倦传统文化的学生,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插入适量的传统文化,这样起到一个慢慢感染的效果。我想如果做得更细的话,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衣着来体现一种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当然,学生也得发挥一个主动作用,平时在学校就得自发主办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或者一些讨论,有条件的就集体去参观一些传统文化展。在家里的话,就如我上面说到的,父母长辈得起引导作用,要科学地向他们指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支持下一代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论,让原本涉世不深的他们迷失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话,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损失,因为新一代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主体。在社会中,要加强这种引导作用更具挑战,因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里面包含了多个层次,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要达到引导的效果,当然就得采取综合的手段,比方说,举办企业的文化节,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而这些企业文化的建设当然要以传统文化为主,这样一来员工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而且自己还在实践着传统文化。对于政府来说,建立必要的传统文化馆,和一些传统文物馆是很有效果的,因为民众对这样形式的展览能够在业余时间去享受一番,对于他们而言,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学到某些东西,何乐而不为。

    也许我们对于这样或那样的措施不能够太乐观,但是我们也不比太悲观,因为我们中还有很多人在支撑传统文化,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也许当代人正在努力继承和发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这一切,我们都无所得知,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念,有这种理想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国的优秀文化就是一块大金子,它的光芒迟早会在国内外散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李德该不该成为红军失败的替罪羊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李德当时有一个翻译叫王智涛。王智涛讲过,李德不是真正的共产国际代表,他是上海真正的军事顾问派来打前站的。共产国际真正的军事顾问是在上海的弗雷德,从来没有进入过苏区。而在苏区的这个顾问李德,共产国际从来不认为他是共产国际派驻江西苏区的顾问,共产国际一直认为他是中共中央自己聘请的一个顾问。如果李德是假顾问,弗雷德就是真顾问。那么弗雷德来了,中国的命运是不是能够好一些呢?中国革命的命运是不是能够更好一些呢?
  正式顾问弗雷德1933年到达上海,他在中国的时间虽然短,但是3个月之后就给中共中央发出一封著名的长电,指示红军今后的作战方针。他反对集中使用兵力,主张两个拳头打人,要求红军主力组成东方军,打通福建出海口,获得苏联可能的武器援助。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想法。当时连共产国际的代表约尔特、还没有出发去苏区的李德都认为,弗雷德刚到中国想法太不切实际。李德到苏区之后的很多想法都不切实际,你说连李德都认为弗雷德的想法不切实际,可见这种顾问的意见荒谬到什么地步!
  弗雷德当时还给苏区中央局去电,非常严厉的电报,电报里写:必须时时记着我们不能允许以讨论或含糊的方式来浪费我们任何时间。
  口气多么强硬!有一个正式顾问头衔的弗雷德,比李德不知强硬了多少倍。
  但不管是弗雷德还是李德,中国革命如果不寻找自己的办法,只听别人的意见,确实搞不成。真的顾问弗雷德是这样,“假”的顾问李德也是这样。中国革命缺的不是顾问,缺的是我们自己对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和方针路线有没有切实的把握,有没有自身能得出的东西来,否则是不行的。
  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靠请这样一个外国人来指导,希望从他那儿获得灵丹妙药,获得伟大的胜利,结局会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这些外国顾问的指导之下,我们付出了一个比一个更惨重的代价。
  李德的另一个翻译伍修权后来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对李德就有一段很公平的回忆。他说,李德的权力不是他自己争来的,是中共中央负责人拱手交给他的,造成失败的主要责任应该是中国人本身。
  当然以博古与李德的关系,军事上不懂向别人请教无可厚非,哪怕请教的是个外国人,都可以。如果仅仅局限于请教,也许中国革命史和博古、李德的个人历史,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如果是想借着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招牌,借着共产国际的身份帮助自己压台、压人,把李德变成钟馗,用他来打鬼用李德这个形象威吓那些在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坚持红军独立战法的人,那么这本身就有问题了。
  1929年,李德刚刚成为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一名学员,彭德怀、林彪等人已经完成了他们那段最艰难困苦的战争实践。
  1932年春天,李德从军事学院毕业,江西革命根据地已经完成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毛泽东军事路线已经完全形成。
  为什么不信任自己的将领、自己的理论,偏要请来一个李德呢?
  经过了这么一个历史时段,我们再来看,怎样公正地认识李德,是我们党能不能真正成熟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

真武神永乐像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朱棣画像朱棣黄袍标准像真武坐像

燕王靖难 永乐迁都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府发兵“靖难”。建文四年(1402),42岁的朱棣从侄子手中夺位,称帝永乐,旋即以国家的名义“祭北极真武之神”来酬神报恩。年后,他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北京。朱棣自知有愧于父皇,便以“天子戍边”的借口迁都,远离朱元璋陵寝和敌视他的江南地区。皇帝陛下愿意亲领重兵为全国臣民守护帝国的北方边疆,这听上去冠冕堂皇,但的确不是托辞。朱棣多次御驾亲征大漠,基本上摧毁了蒙元的军事力量,为朱明王朝赢得了近百年的边疆平定,而他自己也病死在征途当中。

  朱棣称帝二十余年,北击蒙古,南平越南,遣郑和出洋,使汉唐“上国威仪,万邦来朝”的盛景重现。与此同时,还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疏通淤塞的大运河,新建北京城池宫殿坛庙陵墓及兴建武当宫观等国家工程。而朱棣对于中华民族最杰出的贡献,就是修成了《永乐大典》。它是中国最庞大、最完整、最真实的大百科全书,其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远在清《四库全书》之上。《明朝那些事儿》赞道:“《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朱棣十分在乎士子笔下和百姓口中关于他篡位的评议。他前半生为父亲征战疆场,后半生为自己浴血奋战,只想用功业向世人证明:于国于民,被他轰下台的小侄子,远比不上他这个老叔叔。平心而论,朱棣确实以文治武功平息了不少对于他的攻击。世人常将他与同样“以下犯上,得位不正”的李世民相比较。朱棣虽非善类,却是个不错的干练皇帝。

  仙山武当 奇妙尽显

  为强化君权神授的统治合法性和顺承天意的得位正当性,朱棣“北建紫禁城,南兴武当山”。一北一南,风格迥异,目的不同。

  紫禁城是帝王宫室,必须方正规整,威严肃穆。而武当山是神仙居处,自当随形就势,宛自天成。武当山大兴土木建成了两万多间宫观,建筑规模竟是紫禁城的十倍还多。

  据《太和山志》记载,“武当”意为“(此山)非真武不足当之”。游方道士张三丰在元末明初闻名天下,被武当派武术尊为开山师祖。据说,张三丰十分崇拜真武,并为武当道众们留下了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这也是促使朱棣下定决心大修武当的原因之一,并将它建成朱明王朝的皇室家庙。

  在险峻崇山中修建如此规模的建筑群,居然没有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任何破坏,令联合国专家组啧啧称奇。

  当时,砖石瓦木等所有建筑材料,全部取自山外。为表示他对武当仙山的敬畏,对真武大帝的谦恭,朱棣多次下旨,要求顺从自然,对山体不要分毫修动。十二年间,朱棣就兴建武当宫观,仅上谕就发出多达六十余道,而非正式的书信往来就更是频繁。谕旨的内容大到安排建设资金、调配工匠人力、协调机构关系,小至完善建筑细部、审批设计图纸和处理施工剩料,朱棣事无巨细一一过问,而北京城的建设都没有让他如此上心。

  “天上紫微宫,地上紫禁城。”天宫紫微垣正中有紫微星,也就是北极星。《尔雅·释天》云:“北极谓之北辰”。北斗七星一年四季绕它旋转,廿八宿也以它为中心。贵为群星之主的北极星,似乎能掌控周天星辰。古代传说中,紫微垣是天帝的宫殿。记得儿时在景山少年宫学看星星时,辅导员指着它说,那里就是孙猴子大闹天宫的地方。

  据《晋书·天文志》载:“北极诸星皆在紫宫中……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度也。”廿八宿中的北方玄武大星团,包括北斗和南斗诸星。俗话说:“北斗注死,南斗注生。”古人相信,南斗除了主寿命还主爵禄。拜斗古来有之,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拜斗,祈求上天赐福延寿以败曹兵,被魏延无意撞破,“出师未捷身先死”,想必《三国》迷们对此耳熟能详。北京百姓管“南斗星君庙”叫“延寿司”。而它在北京的仅存之处,就是朝阳门外东岳庙里第四十四司“增延福寿司”。

  八百里武当,许多自然景观和宫观亭阁都与中华文化中的奇妙数字暗合。全山七十二峰,对应七十二候。古人为方便农耕,将时间与花木稼禾的生长周期和鸟兽虫鱼的活动规律相结合,以五天为一候,一年共七十二候,再加上东西南北中五方(或天地人日月),即为三百六十五天。山中的卅六岩,则对应卅六天罡。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两者相合,即为圆满之数一百零八。武当依循道家的九宫八卦建成全山的九宫八观,并有廿四涧水环绕其间,对应廿四节气。

  朱棣加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地位凌驾于中华传统中最神圣的五岳以及佛教四大名山之上。武当绝顶处是朱棣为真武修建的紫金城“玉京”,与紫禁城仅一字之差。现在,它被习练武当功夫的欧洲洋人弟子们奉为“锦色彩云上的故宫”。从空中俯瞰,金殿和太和宫等宫观建筑如同龟背上的花纹,而依山就势蜿蜒逶迤的紫金宫墙如同长蛇一般,弯曲缠绕在龟背之上,而宫墙外郁郁葱葱的傲立山峰就如同神龟抬头。神龟灵蛇面对茫茫云海,承载着信众对于真武的崇拜。

  真武神通 深植人心

  对于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一句名言,褒贬不一,各执一词。但同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陈独秀、钱玄同和周作人等,则持较中性的观点:“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大多数之心理举不出道教之范围。”现在如果让西洋老外举出一个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十有八九就是太极图。

  千百年来,高丽朝鲜或为郡县或称属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在光绪九年(1883)时,朝鲜决定采用“太极旗”为国旗,并将伏羲太极图也嵌在国徽里。略加改动的太极图居国旗正中,四周环绕着代表天地阴阳和日月水火的乾坤坎离四卦,而离火坎水二卦恰巧就是代表真武的卦象。位于北地的古高丽人也将中华神明真武视为他们的保护神。据说,在联合国核准武当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时,韩国“砖家”们很不高兴。他们的依据之一,就是在中国已流传了六百年的“真武神,永乐像”的民间传说。

  依照朱棣容貌给真武塑像的传说,类似朱元璋怒杀画师的故事。据说,真武铜鎏金塑像出自一位姬姓的高丽雕塑大腕之手。在姬师傅之前,朱棣已将许多能工巧匠或杀头、或充军、或下狱,就是不满意他们所塑的真武形象。初次被召见时,老姬见到了刚洗浴完毕的老朱。他灵机一动,就试着按朱棣赤脚披发的浴后形象塑出真武大帝。朱棣见到连连称赞,还取下了一绺长须,命他安在真武神像上。明人王世贞在《武当歌》中写道:“不闻成祖帝王须,曾借玄天师相发。”端坐武当金殿的真武帝,两颊丰满,天庭开阔,威仪端庄,仪表堂堂。而朱棣却酷似父亲,奇丑无比。可见,再广为流传,也只是传说而已。

  史载,当年燕王朱棣誓师“靖难”祭纛之时,北方忽然乌云密布,“被发而旌旗者蔽天”,将士们大惊失色,而谋士姚广孝却大喜过望:“北帝真武前来相助。”朱棣立即披发仗剑与神明相呼应。靖难初期,朱棣率北军苦战。他在北京附近曾三次借天气变化,假真武显灵来稳定军心,率北军以弱击强,进而反败为胜。称帝后,他利用传统文化中深植民心的真武信仰,强调自己因为“顺应天道”,才得到真武的庇佑并继承大统,不是以下犯上的乱臣贼子。在武当山的《御制真武庙碑》中,朱棣亲笔写道:“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其有功德于我国大矣。”

  武当开山,真武归座。但紫禁城三大殿却刚落成不到一年,就被雷火击中而烧成灰烬,不得不重建。62岁的朱棣笃信有真武庇佑,坚持在永乐十九年(1421)元旦在紫禁城接受朝贺,正式完成迁都。三年后,朱棣病逝于亲征蒙古的途中。